时间:2014-12-05 浏览次数: 来源:经济导报 [ 字号:大 中 小 ]
国家统计局本周将公布今年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围绕7.5%的数据波动,“刺激派”与“稳健派”免不了又有一番骚动和争论,这说明许多人对“新常态”还不太适应。
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其后,习近平和李克强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到“新常态”的问题。
准确理解“新常态”的内涵,对于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新常态”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寓意:
关于发展速度。中国经济已经正式告别了两位数时代,回落到7.5%左右。一部分学者认为,2010年以来经济下滑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旦这些因素消除,中国经济会恢复快速增长;而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旧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是趋势性的。如果认为中国经济的减速是外部因素所致,则意味着现在的经济增长低于潜在增长率,刺激政策可以大有所为;如果认为中国经济的减速是内在因素所致,则宏观政策对此应该保持必要的克制和包容。显然,习近平和李克强认可的是后者。
这就告诉我们,“7时代”的增速是正常的,如果月度或季度增速下降零点几,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奢望政策会出手相救。
关于发展动力。改革取代外部刺激成为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政府投资让位于民间投资,出口让位于国内消费,创新驱动成为决定经济成败的胜负手。
关于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突出表现为:一,生产结构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二,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三,收入结构中的企业收入占比明显下降,居民收入占比明显上升;四,动力结构中的人力、资源粗放投入明显下降,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新常态”作为中国高层对经济形势的清醒判断和重要定义,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有着决定性意义。对此我们要做好两种准备———
一是“吃苦的准备”。面对经济下滑压力,管理层绝不会轻易启动以前动辄救市的模式。消化以前刺激政策遗留的产能过剩、债务杠杆以及房地产泡沫的确极为痛苦,但这是倒逼中国走上真正的改革正道、推动经济转型的正确选择。要选择改革,就必须真诚面对过程的痛苦和必须的代价。
二是“有为的准备”。速度降下来,但动力充沛。现在我们拥有城镇化的广阔空间、“四化”融合的巨大动力、消费升级的庞大市场、技术创新的突飞猛进,还有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的资本潜力、劳动力潜力、土地潜力等。让这些潜力源源不断地焕发出来,关键在于抢抓机遇,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红利”赢得“人才红利”、“创新红利”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