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建设 > 新常态新思考 > 民生幸福

以创新思维构建民生新常态

时间:2015-03-06       浏览次数:       来源:2014-10-23宿迁日报       [ 字号: ]

  沈海斌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面对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财政增收难度加大的压力,如何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与惠民生互动并进,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成为我们应对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好这一课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民生工作的新趋势、新特征,聚焦民生制度化建设,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加以推进,尽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变“零打碎敲”为“系统谋划”,让民生优先成为新常态

  民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安排、合力推进。但在实际工作中,民生工作“一盘棋”理念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往往是各自为战、分而治之,有时只停留在零打碎敲地解决几个具体问题和群众的一时困难上,缺乏群众需要的一种常态化、长效化和制度化的关怀。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民生工作长效机制,使各类民生问题能够在制度性的框架内得到主动、合理地解决。要完善民生工作组织网络,构建由民生工作指挥部牵头负责,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各村居具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覆盖城乡、上下衔接、运行有序、服务高效的民生工作组织网络。同时,要建立健全民生实事例会制度、征集制度、督查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实行“日公示、月通报、季回访、半年评议、全年总结”机制,对在考核中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排名落后的单位进行处罚并实行“一票否决”,以强有力的督查考核,确保民生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让群众认可和满意。

  变 “政府配餐”为“群众点菜”,让问需于民成为新常态

  新常态下,民生期待在调高,民生需求也更加多样化,既有面上民生问题的不同需求,也有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在此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是采取以前的工作方式,被动地等待群众反映民生问题,就难以全面掌握民生情况、及时满足群众民生愿望。不少地方民生工作花的钱不少,反响却一般,政府的“苦心”换不来老百姓的满意。究其原因,在于民生实事都是政府“配餐”,并非群众“点菜”。民生实事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通过网络、报纸、热线电话、意见征集箱等,公开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广泛听取和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及建议,及时发现影响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真正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为了更好地倾听民声、集中民智、把握民意,可以结合“三解三促”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定期开展民生实事“进村居、进企业、进学校、进集市”活动,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拓宽民生信息渠道,使民生实事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合乎老百姓的需要。

  变“政府独揽”为“多方参与”,让政民互动成为新常态

  改善民生,人民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在新常态下,政府财力有限,民生改善压力加大,靠公共财政“包打天下”打不了,也打不好。我们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的关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子”,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及社会各界共同投入解决民生问题,形成全社会关心和参与民生工作的新局面。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在报纸、网站等媒体上设立宣传专栏以及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宣传实施民生实事工作的重大意义、项目实施情况和工作成果,使民生实事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业家、个体户等,在充分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帮助就业、扶贫慰问、技能培训、捐资助学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民生实事工作。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民生实事工作的及时予以表彰奖励,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良好机制,让群众持续受益、稳定得实惠。

  变“政府自评”为“群众评判”,让由民作主成为新常态

  民生工作做得实不实、成效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在推进民生实事过程中,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既看上报实事项目的数量,更看民生实事完成的质量和社会效益,把评判权交给群众,让群众来打分。要加大公开公示的力度,将每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在网站、公开栏、电子显示屏上进行宣传、公示,并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行风评议员和热心公益事业、有公信力的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作为民生实事监督员,定期开展座谈和调研活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真正做到“民生工程民作主,民生实事民打分”。通过群众的有力监督,收集、整理群众的意见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给项目实施单位下发告知单,及时提醒并整改到位,杜绝民生实事项目“报而不做、做而不实”等现象,确保每一件民生实事项目都能沿着群众满意的方向推进落实。同时,要坚持在服务群众中引导群众,合理诉求要积极回应,创造条件及时解决;不合理诉求要耐心解释、加强引导,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真正让最广大群众受益。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抓好民生建设,是推动一个地方克难攻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越是经济下行时期,越要重视改善民生。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力度,建立健全长效化、常态化和制度化民生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以此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党校版权所有 党校主办 苏ICP备09024546号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