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靖北: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时间:2014-02-17 浏览次数: 来源: 2014年02月10日文汇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进一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众路线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理论和历史逻辑的统一,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第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体现。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这条基本原理,为我们党处理党与群众的关系、坚持群众路线提供了根本理论依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我们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第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这种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必须是群众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离开了群众路线,脱离了人民群众,党就要变质,国家就要变颜色。第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90多年来,我们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到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起步到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了群众路线。第四,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保障。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动力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那么梦想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把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思想和行动中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必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我们党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党。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最高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这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的解放。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就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思想中,真正落实到每个党员的行动上。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着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思想自觉,根本的就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筑牢践行群众路线的思想根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增强行动自觉,就是要真正把思想自觉落实到行动上,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下最大气力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质朴话语,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的决心的庄严宣示,也表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关注民生,把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执政的目标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要格外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多了解困难群众的期盼,多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排忧解难的实事,形成关心困难群众的制度化安排。要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特别要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是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作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制定和实施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开展了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党员、干部得到了党性锻炼,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整体好转。但是,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领导带头,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从严治党,贵在“常”“长”二字,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的科学思路和方法途径,为改进工作作风、贯彻群众路线提供了科学方法和实际抓手。
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那么,中国共产党的活力来自哪里呢?历史实践证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展人民民主就是我们党保持生机活力根本源泉。坚持群众路线与发展人民民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发展人民民主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群众路线就是中国特色民主或者中国式民主的运作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新形势下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协商民主将群众路线纳入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范畴,使群众路线获得新的政治意义和制度保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它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根本性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强调广大群众主动的政治参与,也强调领导者要主动深入群众,是一种全面更真实的参与型民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就把群众路线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范畴,转化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从而使党的群众路线获得了新的政治意义和根本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把协商民主与党群众路线相联系,使协商民主从党的群众路线中获得丰富思想和实践资源。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巨大政治优势。把协商民主作为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就是要把群众路线优势和协商民主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将群众路线的优势转化为协商民主的丰富资源,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从而使协商民主植根于党的群众路线实践的深厚沃土,获得更为广阔的生长空间和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告诉我们,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我们党依靠群众路线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群众路线走向未来。
(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基地>执行院长、教授)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